阅读历史 |

第七百零三章 《误杀瞒天记》?(1 / 2)

加入书签

《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都是原时空票房表现不错的电影。

而且这两部电影都能算得上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其中《湄公河行动》是根据2011年金三角遇害事件而改编的电影,博纳现在似乎已经在筹备拍摄了。

博纳也是从《湄公河行动》开始,吃到了这种根据现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好处,之后大量做这种题材的电影,还真给博纳赚了不少。

同样作为一个影视公司的老板,吴渊觉得他有必要和同行抢一抢饭吃了。

现在国内电影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了,像以前那种不拍太多国产片的想法,已经渐渐不再是吴渊的行为宗旨了。

他一方面希望公司能大搞“仙侠电影宇宙”,做华夏人自己的特效大片,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公司能两条腿走路,还能投资其他包赚的电影。

凡事都是两条腿走路才最稳嘛。

所以光影时代这边一直都有在投资制作其他电影,公司旗下签约的导演们,也都在自己做片子。

比如《前任攻略》成功后,现在就在筹备第二部了。

苏伦也终于在筹备她原本三年后才会拿出来的《超时空同居》了。

陆阳的《绣春刀2》也在立项。

韩严同样在琢磨他的第二部聚焦于癌症群体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甚至公司这边还在和韩寒合作,帮助韩寒实现他的电影梦,顺便承担制作出品的工作。

惟一可惜的就是公司没和郭小四合作。

本来,李晓萍这边都打算要和郭小四合作的,毕竟他确实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青春读物作者,而且这两年各路人士跨界当导演成风,李晓萍也希望投资几个跨界导演,没准真能成功。

只是这个《小时代》的电影计划被送到吴渊案头的时候,被他第一时间就拒绝了。

虽然,他知道《小时代》系列其实是赚钱的,而且赚的还不少,算得上是最成功的粉丝经济电影了。

但吴渊真的拉不下脸让公司去做这个系列。

光影时代成立到现在怎么说也十多年了,已经累积了非常庞大的口碑和品牌价值。

要说一般的烂片吧,光影时代还是可以做的,毕竟再厉害的电影公司也不可能说十几年都没做过烂片,这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光影时代过去几年也确实制作出品了一些票房不错但口碑不算好的电影,甚至也被评价为烂片了。

但《小时代》不是一般的烂片啊,这是烂片之王,能被钉在耻辱柱上,哪怕五年后、十年后也不断会被人提起的超级烂片啊。

这部电影烂的不是画面,甚至画面还整挺好挺美的,但整个电影的价值观、人生观就完全是烂到根子里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甚至都不配被称作是电影的产物。

光影时代要真的做了《小时代》系列,或许会因此赚那么几个亿,但身上背负的骂名,十多年累积下来的口碑一遭散尽,这可就不是几个亿人民币能值得的事情了。

到时候没准还会影响公司的其他电影,以后挂着光影时代logo的电影再上映,影迷们可就不会信任,反而会质疑质疑再质疑了。

想到这个可怕后果,吴渊第一时间就遏制了李晓萍的想法。

倒是和韩寒合作没什么问题,韩寒的电影虽然也褒贬不一,但怎么说都不能算是烂片的,只能说真·文艺青年搞出来的电影,确实还是要比郭小四这个假文艺来得真情实感一些。

只能说还好公司目前还有他在掌舵,不至于出特别大的疏漏吧。

很快,又是两个月过去,时间来到了2015年的8月。

《乘风》的预热宣传即将启动,公司这边已经剪了两版预告片,同时也准备了一笔宣发经费,万事俱备。

作为献礼电影,其实《乘风》不需要光影时代做太多宣传的,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上头主动就会帮忙做宣传,并且公职部门肯定会组织观影的。

可以说这种献礼片只要能上映,天然就会有一笔打底票房,并且宣传工作也不需要操心。

但预告片什么的肯定还是要出品方自己剪的,定档消息、上映消息的网络宣传,光影时代也不能一点都不做。

所以,正在盯着《头号玩家》漫长后期的吴渊,也抽出时间看了下公司剪辑部门给剪的预告片。

两版预告分别是一分半钟和两分钟的,一个算超前预热,另一个则是正式预告片。

公司的剪辑部门也都是老手了,剪个预告片还是没问题的,吴渊看了一遍后很满意,并没有什么修改的意见,该有的期待感、大场面气氛烘托和悲情都有了。

不过,就在他看完预告片,觉得没什么问题,打算继续回机房和大洋百货的特效公司讨论一些特效处理问题的时候,李晓萍的秘书在半路拦下了他,把他带到了李晓萍的办公室。

“怎么?”吴渊在埋头处理文件的李晓萍面前坐下,疑惑的问道:“找我有事?”

“啪。”将手头刚签下名的一份文件夹合上,李晓萍抬起头来,抽出了抽屉里的一份文件递给了吴渊。

“吴导,《drishyam》听说过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