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2章 再次被念叨的《奇异博士》(1 / 2)

加入书签

《头号玩家》虽然还没上映,但这部电影已经取得了一个成就纪录。

那就是史上成本最高的华语片。

按照目前的预算以及实际花费,《头号玩家》预计将会用掉将近6亿人民币的制作成本。

这和斯皮尔伯格版的15亿人民币成本确实有差距,但考虑到现实的电影市场,6亿已经是吴渊能烧的最大成本了。

再烧多的话,这部电影就不可能回本了。

以6亿来算,《头号玩家》至少要全球票房超过18亿才能收回成本!

超过18亿以上的票房才是纯赚的!

而吴渊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估,最多也就是内地18-20亿左右,亚洲其他国家加起来5-8亿左右。

《头号玩家》预计是2016年才会上映。

而2016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是《美人鱼》的33亿,但这个成绩没有参考价值。

美人鱼的33亿是星爷透支了自己的过去与未来,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才做到的,他自己也无法复制。

单论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是配不上这个票房成绩的。

与其说这个票房是《美人鱼》的,倒不如说是内地两三代星爷影迷们,为过去看过的星爷盗版碟而补上的电影票,是他所有港岛电影的内地补票罢了。

而票房第二高的电影,是《疯狂动物城》的15亿,这才是有参考价值的。

《疯狂动物城》能做到15亿,吴渊这才将《头号玩家》的内地票房预期定在了18-20亿。

作为本土作战的导演,吴渊还是有信心票房超过《疯狂动物城》的,但他身上没有星爷情节,所以极限潜力就在20亿了。

而亚洲其他国家,顶天了也就能贡献5-8亿的票房,这不是吴渊的问题,也不是《头号玩家》的问题,而是东亚的电影市场就这么大,换其他好来坞大片来也是一样的,这都是顶格成绩了。

像日本200亿日元票房、韩国千万人次观影之类的成绩,都只有他们自己本国的电影能做到,而且也是几年才出一部,外国电影是不可能做到的。

吴渊的《你的名字》能在日本创造奇迹,本身也是因为《我的名字》本来就是日本电影.

出口转内销罢了。

吴渊自己也不可能再复刻这种成功了。

做了这么多年导演了,烂片的票房他可能没办法预测,但大卖电影的票房,他却是能预测的七七八八。

毕竟吴渊脑子里有每年电影大盘的走向,知道每一年内地电影票房极限在哪里。

这个极限和电影质量无关,完全就是基于目前进电影院人数而得出的。

就像《流浪地球》再好,放到2010年也不可能拿到46亿票房一样,和电影内容本身没关系。

在他的估算中,《头号玩家》2016年上映的话,全球票房(主要是东亚)顶天了也就是25亿左右。

这样的上限情况下,电影成本6亿的话,利润和普通剧情片10亿票房的利润差不多。

但一旦成本提高到7亿,立马就还不如普通电影赚得多了,8亿干脆就是只能勉强收支平衡。

这是人力不可扭转的事情,除非《头号玩家》能全球爆火,那就算成本2亿美元都有办法大赚。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好来坞的文化霸权暂时还是没办法打破的,国产电影也没有什么欧美国家发行和宣传的渠道。

除非去好来坞拍.

还别说,你还真别说。

就在吴渊烦恼着《头号玩家》的后期制作烧钱,想到了好来坞那些大片导演,动不动就能用一两亿美元来拍大片,那叫一个爽的时候,还真有来自好来坞的越洋电话,打到了吴渊这边。

是漫威打来的。

也不知道漫威内部进行了多少头脑风暴,开了多少会议,吵了几次架。

总之,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漫威的主要高层在心态上做了很大的转变。

《钢铁侠3》搞的华夏特供版,在漫威内部被拿出来检讨了多次。

他们太不重视华夏电影市场了,甚至愚弄晃点了华夏影迷。

在之前,他们是没觉得这有什么的,他们搞中美合拍只是为了绕过电影进口名额,直接在华夏本土上映而已,要的是这个名额,而不是重视华夏电影市场。

而现在,在看到《X战警:逆转未来》华夏内地票房破1亿美元后,他们不得不重视华夏电影市场了。

这可是1亿美元欸!

为了挽回自家在《钢铁侠3》上犯的错误,漫威立马就想到了已经和吴渊定下的《奇异博士》合作事宜。

本来,漫威内部是打算这部电影2015年第三季度拍摄,2016年第四季度上映的。

但现在,他们觉得这部电影的进度可以再快一点,或许2015年初拍摄,2016年初上映更好一些。

而且漫威也希望《奇异博士》里可以出现更多华夏演员的面孔。

本来,编剧就保留了奇异博士助手“王”这个角色,并且赋与了其更多的剧情。

现在漫威又在考虑,古一这个本来设定上是隐居在喜马拉雅山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