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路演与票房(2 / 3)

加入书签

个踩酒曲的情节,是实拍的吗,真的是你踩的?”

没想到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刘一菲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是实拍的。”

“那踩完后的酒曲真的酿酒了吗?”那个男孩眼神一亮:“后来林文杰喝的酒,真的是你酿的吗?”

刘一菲愣住了,这是什么问题?

吴渊有些好笑的替她回答道:“当然不是,后面喝的酒是道具组准备的,从当地买的特色酒。”

“味道很不错,拍完后当天晚上我们就全喝了。”

“吁~~~”一阵失望的声音从不少男同胞的嘴里传出,他们还想问问胡戈,刘一菲踩出来的酒味道怎么样呢

吴渊摇头失笑。

果然,不管什么年代,男人都是这个样子。

插科打诨了一会之后,几位主创都陆陆续续回答了几个问题。

第一次近距离和影迷们互动,每个演员脸上的兴奋神色不比观众们少多少,不管被问道的问题多奇怪,都努力的回应。

这年头的路演就这样,没有什么做游戏、玩自拍、送礼物的环节,只是主创们与现场观众进行一番10~20分钟的问答交流互动。

不过不管是主演还是观众,对此都已经很满足了。

现在想见到明星一次,可真的太难了。

明星和粉丝之间,也没有微博这种能拉近距离感的社交软件。

在大部分普通人眼里,明星都是高高在上,离普罗大众很遥远的人,能和这样的人面对面聊天,已经够满足了。

路演见面会的最后,吴渊拿着话筒,对观众们说道:“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电影上映之后,其实我收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

“有一些教授专家,和所谓的电影界前辈,说我们这部电影的价值观不正确,教唆早恋,是不良作品。”

“他们说,这部电影毫无任何电影艺术可言,是一部宣扬小资情调,三观极度不正的电影。”

“他们说,《你的名字》这样的电影,应该立马封杀下映,是会教坏年轻人,毁了华夏下一代的电影。”

“还有很多更加难听,赤裸的话,我就不在这里说了。”

“我想说的是,他们代表不了年轻人,也代表不了观众影迷。”

“现在你们看过这部电影了,能告诉我,一部电影而已,真的会教坏你们吗?”

坐在观众席上的影迷观众们,一脸茫然的左右对视。

年轻人都是叛逆的,都是不服的。

他们才不认可那些所谓的前辈、教授的看法呢。

那些老一套的观念,早就过时了!

“不会!”

“这是一部好电影!”

“我喜欢!”

“拍得好!”

各种各样的支持声从观众席上响起。

附和的声音越来越多,杂七杂八的支持声渐渐汇成了同一句话。

“我们爱看!”

吴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几位主演也红了眼眶。

“只要你们爱看,那就够了。”

吴渊带着所有主创,郑重的向观众席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

坐在前往苏州的大巴车上,吴渊失神的看着窗外略过的风景。

《你的名字》上映后的票房成绩非常喜人。

首日1200万,上映三天票房3200万,首周4500万,最终票房破亿已经不是问题了,甚至有可能期待一下2亿票房。

但随着票房节节攀升,《你的名字》也陷入了舆论中心。

这部电影毕竟是一部讲述两个17岁少年的“爱情”故事。

哪怕从头到尾吴渊并没有戳破这件事,但任何一个看完电影的人,都会将这部电影当爱情片看待。

而在2004年的当下,“早恋”在上了年纪的人眼里,绝对是如猛虎一般恐怖的一件事。

对内地电影来说,这个时代是个好时代。

现在总局的审片尺度,可比后世宽多了,很多放在10年后根本不可能上映的电影,现在都可以过审。

但是可以过审,不代表那群老学究、所谓的电影界前辈就会认可了。

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他们,对《你的名字》这种青少年爱情电影,绝对是嗤之以鼻,甚至视为蛇蝎的。

很多高校里的老教授,部分老导演,都在报纸上公开呼吁,停止《你的名字》的放映,封杀这部电影。

他们认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导向太不正确的,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会做出错误的引导,教唆早恋。

而且这股舆论的声势还不小。

在《你的名字》上映前,纸媒上刊登的还都是各路参加首映嘉宾对这部电影的夸赞之语,风评那叫一个好,恨不得把这部电影捧上天。

然而到电影正式上映后,那群常年把握报纸“社评”的老教授,大专家们,立马夺回了话语权,对《你的名字》口诛笔伐!

巴不得这部电影立马暴毙!

纸媒风向转变的速度,那叫一个快

可能这就是舆论吧,和六月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

神奇的是,报纸上一片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