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7章 院线方:【八佰】这特么到底是大规(1 / 2)

加入书签

第837章 院线方:【八佰】这特么到底是大规模上映,还是大规模下画?

“华裔影业和他们新片【八佰】的事情,我就不出面了,你去跟他们谈,但总体的合作方针,还是可以合作,但不大力支持的态度。”张南对头盔内容版面负责人回答道。

而张南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简单。

【八佰】这个片子,张南看着是真的有点反感。

毕竟电影剧情太扯了,对于历史还原的也很假。

说【八佰】是抗日战争片的话,可【八佰】的内核又太单薄了。

说【八佰】不是抗日战争片的话,但从内容上来说,【八佰】又是。

可以说这部【八佰】被管狐给拍的很别扭。

讲实话。

原时空中的【八佰】要不是成为了全球大事件后,内地影市大半年来的首部国产片,成为了内地观众们的一个宣泄口,而且,票房绝对是达不到31.1亿人民币的。

……

8月14日。

华裔影业为【八佰】举行了小规模的首映礼,毕竟现在内地环境才刚刚平息下来,搞的太大不合适。

然后为了试水目前内地影市的情况,方便及时止损的退档。

所以首映礼之后,华裔影业没有直接把【八佰】给甩到内地院线上大规模放映。

而是玩起了点映的操作,并且这波点映操作没有包含张南的长弓影视VR头盔。。

只不过【八佰】的点映规模有点大。

7061的场次,112.6万的座位数,直接轰下了1441.49万人民币的票房,达成了单座12.86元人民币票房收益的效果。

别看这单座12.86元人民币的票房收益,跟【八佰】单座42.7元人民币的票价比起来,差距有点大,只有票价的四分之一。

但此时刚刚解封的电影院,在排座上选择的都是隔座卖票。

也就是电影院的上座率,最高也就是一半的百分之五十。

【八佰】这四分之一的票价收益,换算一下,基本上就相当于百分之五十的上座率,这个数额已经不低了。

之后几天,华裔影业不断扩大【八佰】的点映规模,【八佰】的单日点映票房数据,也渐渐的稳定在了五千万多万、快六千万人民币的程度。

然后——

华裔影业开始将【八佰】进行正式的放映,且是影院和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的双向同步放映。

结果嘛~

实体院线方的售票情况,在【八佰】正式大规模放映后,销售额才两千多万人民币,比之前点映阶段还要少。

让大规模放映搞的就像是大规模下画一样。

“怎么回事?”有院线方的主管慌了。

因为电影院虽然关门大半年了,但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设备维护……等等支出,可是不会暂停的。

大多数院线方都指着解封后,靠着放映电影创造收益,抹平过去几个月的亏损呢。

“我们电影票卖39.2元,长弓VR观影头盔上卖19.2元,而且还不用到电影院这個环境密封的人群聚集之地,换成您,您选哪个?”有员工头上戴着头盔的说道。

主管:“……”

真特么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啊!

……

长弓影视城。

张南手里正在拿着一份关于【八佰】在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上的销售数据——7.88亿人民币。

是的。

【八佰】首日就在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的渠道上,售出了近八亿人民币的票房。

而且这近八亿人民币的票房,还是建立在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销售的电影票票价,为影院票价一半的基础上。

换算一下的话。

【八佰】这波在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上的首日票房数据,相当于实体院线的十五亿多、近十六亿人民币票房。

之所以【八佰】在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上的票房表现这么离谱,倒不是说【八佰】的质量多么突出。

而是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的这个新生发行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实体院线发行平台,要领先太多了。

原先实体院线的座位和场次是有限的,每天就那么多,日销售量是一定的。

而且观众想要去院线看电影,还要亲自到电影院里去,比较麻烦。

但在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上看电影,只需要戴着头盔就行了,方便了很多,而且座位和场次更是没有上限,只需要你手指一动点击确认,就可以无限量的提供电影放映。

“有数据组的同事提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票价只有实体院线的一半,所以在统计电影票房的时候,我们统计的票房数据,跟电影的真实数据,是有百分之五十折损的。

所以数据组那边计划着,在电影票房数据一栏上,再添加一个实体院线票房数据,将换算后的票房数据填入其中,也是一个不小的嘘头和宣传点。”负责长弓影视VR观影头盔最新电影放映版面的经理,看着张南翻阅着【八佰】的放映数据,汇报道。

张南闻言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