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 离罢春车向镜湖(1 / 3)

加入书签

姜望曾经两次经行草原,但两次都未走进至高王庭。 人在赶路的时候,总会错过风景。 如今放眼望去,绵延的屋帐如云海,灿烂的宝光似金霞。 这座黄金般的城市,像是一种梦想的具现,如此的辉煌灿烂。代表着财富与权势,把握着名望与威严,是一切荣光所汇聚的地方。 在这座伟大的城市之外,姜望想起了旧事,随口对宇文铎说道:“上回我来这里,还遇到了一个你家的亲戚呢!那时候他告诉我汝成在离原城,我就没有进王庭。” “我家的亲戚?”宇文铎问道:“没有得罪侯爷吧?若是有不开眼的事,您跟我讲,我即刻拿来问罪。” 这话却是显得他在宇文家内部很有底气的样子。 宇文氏乃牧国名门,是草原上最尊贵的几個家族之一。 赵汝成有这样有分量的朋友,自然是好事。 姜望笑了笑:“倒是不曾,那人很有礼貌的。只是和我开了个小玩笑。” “我家跟礼貌沾边的人倒是不多。”宇文铎哈哈一笑,问道:“那人长什么样?” 姜望略想了想,描述道:“长相很大气,眉眼分明,端正英朗。与你一般高大,比你瘦一些。瞧装扮,应是王帐骑兵。那会我打算进王庭见汝成,他巡骑在外,查验我的身份。” 离原城战线持续期间,在王庭外巡骑的王帐骑兵,同时还要满足姜望所说的外貌条件,还“很有礼貌”…… 宇文铎想了很有一阵,怎么也想不出相匹配的人来。 “宇文家太大了,一时还真不知是谁。能够查验武安侯,也算是不凡的经历。”宇文铎哈哈一笑:“兴许这回还能见到。” 宇文铎自己在苍图神骑,宇文家还有许多人在王帐骑兵里,至少是多到宇文铎不能直接排除或者锁定某个人。 苍图神骑属于神殿,王帐骑兵拱卫王庭。 作为赫赫有名的真血家族,宇文氏内部且是如此不分明。牧国神权与王权的交错,由此可见一斑。 姜侯爷秉持多听多看的原则,与宇文铎谈笑风生。 牧国接待外国使臣的地方,名为“敏合庙”,又名“会贤馆”。 以神庙为外交之所,大概也能说明苍图神对这个草原帝国的影响。 会贤馆的意思自不必说,本就是后来附注的一种解释。 而“敏合”这个词也很特殊,在草原语里,意即“暮色四合之时”,有迎接贵客之意。 与此同时,姜望更是知道。在牧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名为“敏哈尔”的传奇人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在中域传道的神使。 据记载,在敏哈尔传教巅峰之时,其人行于中域,所到之处——“金砖铺地,锦绣妆牛,以迎神使。” 又有记载说:“有信众三万余,奉神不绝香火。虔信千人,随行游钵。” 草原上信众以亿万计,三万余信徒,从数量上来说,当然不算什么,可是当它出现在道门三脉的基本盘里,就具备了伟大的意义。 其人可以视为苍图神殿对外传教最成功的典范。 敏合庙最早建成,就是为了迎接他归家。 可是他并没能回到草原。 “暮色四合之时,人未归家。” 后来牧国将敏合庙作为迎接外国使节的场所,直至如今。真要说起来,不免也有一些宗教意味在里面。 主持敏合庙的,是神殿金冕祭司涂扈。其人的不凡之处,从这个姓氏便可略知一二。 涂氏是不输于宇文氏的名门,金冕祭祀是仅在神冕之下的神殿高层。 既有真血部族的支持,又有神殿里的尊贵地位。于神权、于王权、于部族,都有不俗的影响力,是草原上毋庸置疑的大人物。 敏合庙的重要地位,亦由此人体现。 宇文铎引着车队到达敏合庙之后,他也亲自出来迎接,可见今时之武安侯的分量。当然,双方的交流仅止于国家礼节,并无更亲近的接触。 王权与神权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是这片草原上恒久的主题。 鼻高眸深、长相英俊的涂扈,身份立场天然具备一种复杂性,他也有一种谨慎节制的气质,是那种看起来就不会出错的人。一言一行,都在尺度之内。 姜望这边将出行前礼部官员准备的礼物送出去,刚刚在敏合庙童子的引领下落脚,宇文铎便兴致勃勃地过来邀请,说要带大齐武安侯见识草原风光。 便是看在汝成的份上,也是不好拂他面子的,姜望也就暂停了对目仙人的探究。 顺便带上羡慕得眼睛都绿了的乔林,三人自去潇洒。 出了庄严肃穆的敏合庙,宇文铎整个人都精神焕发起来。 “咱们牧国虽不见秦楼楚馆,未如齐国水榭、景国云台,却也别有妙象!”辫发颤动间,他一脸骄傲:“侯爷可知神恩车?” 不待姜望接话,他自己已经陶醉了起来:“妙龄男女,自沐神恩,心怀悲悯,尊奉本欲,肉身布施,德泽天下……美哉斯言,妙不可说!” 这都哪里来的词? 姜望表情古怪。宇文铎说带他去见识草原风光,他还以为是临淄七景之类的地方,没想到是要带他去见识这个…… 神恩车这么有名,勤读史书如他,自是知道的。 名头很大,其实就是牛车。唔,带车厢的那种。 最早是为了部族的繁衍而诞生。 历史上草原的环境相当恶劣,万万不似今日这般灿烂美好。 因为与无尽荒漠为邻的关系,饱受魔气死气侵袭,境内灾祸不断。姜望曾经在草原所遇到的白毛风,相较于灰暗时期的那些灾厄,简直不值一提。 那时候迁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各部族之间少有交流。自然的灾厄就是关锁,很多部族困锁着困锁着,也就消亡了。 彼时的草原共主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