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 风筝(1 / 2)

加入书签

黄以行坠亡的地方,在东城门,此门正对临淄。 姜望和林有邪来到城门外。 夜色下的照衡城,像一只潜伏在阴影里的庞然巨兽。 这座城的城墙是很高大的,毕竟曾名“天雄”。 壮志雄图,此名可见。 天雄城所代表的那个阳国,在自旸国残躯中孕生的日出九国里,一度实力最为强横。 俱往矣。 如今阳国宗庙都已被拆了干净,最后一任国主,死在万军之中。阳国宗室血脉,也被阳建德祭炼了魔功。社稷已绝, 再不闻旧阳廷,也未见心怀旧阳者。 多得是如黄以行这般,在齐人身份里如鱼得水的“阳地之人”。 月亮孤零零悬在空中。 林有邪面对城门楼而立,似乎在想象当时的情景。黄以行是如何走上城楼,又是如何坠落。 “从尸体上,你看出什么了吗?”姜望这时候才找到空隙询问。 “黄以行的肌肉细节告诉我,他死前非常恐惧。”林有邪说道。 “但我看他的表情,还有那幅图……”姜望说到这里便打住:“那个总捕头有问题?” “倒不一定。”林有邪摇摇头:“掩饰有三种层次,表情、心情、里情。里情即是身体细微部分的本能反应。他的表情和心情都制造得很好,未被查知也很正常。” 制造? 姜望捕捉到了这个词。 表情、心情、里情的说法,也令他耳目一新。 林有邪继续道:“黄以行死前一直在对抗着什么,但体内又的确没有第二种力量存在。我现在唯一能够确认的是,他的确不是自杀。此外,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在从高处跌落之前,他的脏器都非常完整。也就是说,他的对抗并不激烈。那个把他变成现在这副样子的人,要么强得可怕,要么有些特异的手段。” 姜望很难理解这个“很容易看出来”是怎么个容易法,但也并不妨碍他参与讨论。 “可能是血肉傀儡之类的手法?” “说不准,我并没有寻到操纵的线,那些特异的手段,也不止傀儡一种。可能性很多。” 林有邪说着,跃身而起:“我去城楼上看看。” 穿着中性的她,飞身上了城楼高处,衣袂飘在风中。 姜望这时候才察觉,这人实在太瘦了些。 此刻飞在夜空里,像一只单薄的风筝。 而牵着她的那根线,隐没在齐国的夜空里。 她可能有些柔弱的部分,被她平日里的作风、行事,掩盖得很好。 她是近乎冷漠的,对人对己都是如此。 “怎么样?” 姜望站在底下问。 “等会无论发生什么,不要管我。”林有邪很平静地说。 姜望还没琢磨过来这句话的意思,便见得林有邪忽而一转,背向这边,仰面而坠! 甚至于,她身周的道元,也已经散去! 姜望下意识要伸手去接,但念及林有邪刚才的要求,又半途止住。 只释放出一些风元,在紧贴地面的位置微旋,以便随时反应。 林有邪一直坠落到离地只有两寸的地方,才倏然停住。由极动化为极静,整个人翻身而起。 她当然感受到了紧贴地面的风元,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再一次拔飞而起,飞到城门楼顶上,揭下一片黑瓦,飘飘而落。 “刚才坠下来的时候,看到这个。”林有邪说。 姜望接过这片黑瓦,在底端看到了一行字—— “奉礼窑镇。” 随后空了一段,又附了两个小子,是“御制。” “旸文。”姜望说。 “哪个阳?”林有邪问。 姜望这会才反应过来。 他已经习练了旸国皇室秘传的乾阳之瞳,后来又得了超品道术“龙虎”,对旸国文字已经有些了解。 这片黑瓦上的字很像是旸国文字,但又稍有变化,应该是阳国文字才对。 因而说道:“阳建德的阳。” “你还认识阳国文字?”林有邪有些惊讶。 姜望诚实地说道:“我认识的是那个统合东域的大旸帝国的文字,这个字跟它很像,只是稍有变化,不难理解。” “写的是什么?”林有邪问。 姜望于是念了一遍。 林有邪看了看他,那眼神分明是在说——想不到你真的读书! “这有什么不对吗?”姜望问。 他问的当然是案子。 “黄以行的眼睛保存得不错,从眼球的细节可以看到,在彻底失去意识之前,他视野的弧线,非常清晰。”林有邪说道:“我刚刚就站在黄以行坠城的地方,复刻他的轨迹、状态,坠落下来。然后我看到了这个。” 她很肯定地强调道:“黄以行死前必然看到了这个。” 姜望仍不知道她是如何确定这一点的,不知道怎么能从死者的眼球看到视野弧线,又能准确地对应到死亡现场来,青牌世家,自有秘密。 只是就这片黑瓦来说。 阳国早就文字灭、历法绝,一直用的都是齐国的文字和历法。这片旧瓦,或者已是阳国文字在这个世界上不多的印记。 齐国文字虽然也糅合了一部分旸国文字,但早已有了根本的不同,有着齐国的自我和特质。 黄以行踩着旧阳君臣的名望,赢得了名声和照衡郡镇抚使的位置,但其实也并不被真正的齐国高层所尊重。在他坠城将死的时候,看到阳国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心情? 姜望又把画轴打开,看了看黄以行那个死时的、几要透纸而出的眼神。 “杀黄以行的是阳人!”他语气里有些难言的情绪。 之所以情绪波动,不是因为发现了真相,而是因为真相与他接到的命令,似乎并不相悖! 与他相比,林有邪则平静得多。 “这起案件,可能与赵宣之死联系到一起。”她看着姜望说。 礼部的赵宣,是在阳国破灭之前,就转仕齐国的阳人。在临淄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