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天上掉下一条龙(1 / 2)

加入书签

除夕。

紫宸宫里的年味早已盎然四溢。

百盏宫灯高高悬挂,将整座宫殿照得亮如白昼。一根根红色的立柱上,贴着一副副迎春祈福的对联。

顾旭与后妃们在绛云殿里共进晚膳。

这顿年夜饭并不复杂,以各种馅儿的饺子为主,配上一些小食和甜点。

当然,以时小寒近期迅猛增长的食量来看,桌上的饺子显然不足以满足她的胃口,所以旁边还专门给她准备了几桶大米饭。

饭后,顾旭又带着后妃、宫人,来到殿前看“春晚”。

大荒世界的春晚,其实是傩舞。

这是一种驱邪逐疫、祈福纳吉的祭祀仪式。

教坊司的百名优伶,纷纷戴上狰狞的假面,身着醒目的红黑衣裤。随着激昂的奏乐声,他们击鼓跳跃,看上去气势磅礴。

除此之外,顾旭还按照传统,挥毫泼墨,亲笔书写了百余个“福”字,将其赏赐给大夏的文武百官们。

身为圣人强者、符道宗师,顾旭如今写下的“福”字,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而是一种蕴含着深厚道韵的、能够真正给人带来好运的特殊符篆。

凭借“天命”权柄,利用这个“福”字来影响一个人的气运,对他而言并非难事。

收到御赐“福”字的官员们,无一不感到受宠若惊。

他们纷纷将这个“福”字仔细装裱,然后恭敬地悬于墙上,宛如供奉至宝一般,以期得到它的庇护。

…………

帝王之家忙于辞旧迎新,寻常百姓亦在欢度除夕。

在千里之外的东海边,有一座渔民聚居的小镇,名叫潮音镇。

小镇上住着一个名叫包三水的普通渔民。

同大荒的千家万户一样,这一天,包三水的运气相当不错,他捕获了一条大鱼,并与妻子儿女们共享了一顿丰盛的美餐。

餐后,他走到门外,在孩子们的惊呼声中,噼里啪啦地放起了一串红彤彤的鞭炮。

望着那闪耀的火光与冉冉升起的浓烈白烟,包三水的心头波澜起伏。

回想起去年春节,因为他拒绝行贿而得罪了大齐官衙的胥吏,那人便在档案上轻描淡写地一改,将他家的两个未成年孩子记录成了两个壮年男丁,导致他家的赋税陡然增加。

他辛辛苦苦捕捞的鱼,全部被迫用来缴税,结果大年夜里,他们只能依靠之前攒下的鱼干来充饥。

然而今年,随着大齐的覆灭与新皇的登基,已再无胥吏胆敢在平民面前玩弄这种小把戏了。

包三水听闻,在邻近的海陵县,有位税吏在征税时习惯性地采用淋尖踢斛的手段——即为多征米谷,故意用脚踢斛,让斛面堆尖的粮食洒落,洒出的粮食则不允许百姓回收,算作损耗,成为官吏们的一笔额外收入。

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竟被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看在眼里,那名小吏当场被撤职,而当地的县令也受到了惩处。

此事无疑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

地方官吏们因此变得规矩了许多,甚至在面对包三水这样的普通百姓时,也表现得极为客气,唯恐被远在洛京的皇帝察觉。

包三水的屋子里早已挂上了一幅紫微大帝的画像。

每天用餐前,他都会虔诚地在画像前上香礼拜。

对于帮助自己一家人脱离苦海、吃饱穿暖的当朝皇帝,他的心中无疑充满了感激之情。

…………

就在鞭炮即将燃尽的时候,东海边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

只见天空中骤然划过一道炫目的闪电,仿佛苍穹被撕裂开的一道裂痕。

随后,银白的光辉自这道裂痕中倾泻而出,瞬间点亮了整片东海。

潮音镇的渔民们显然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异象所震惊,他们纷纷离屋而出,面带惊愕地聚集到海岸旁。

“龙!龙!那是一条龙!”

包三水身边,他七岁大的儿子紧紧地拽着他的衣衫,情绪异常激动,大声地惊呼道。

待到银色光芒稍微淡去,包三水依稀看到,一个庞大的身影在夜空中若隐若现。它身披银白色的鳞片,于电光闪烁间透出凛冽的寒芒,宛如星辰自天际陨落,降临凡间。

它以迅疾无比的速度,直冲向海面。

随着距离的拉近,包三水逐渐看清了它的真容——

角似鹿,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

这,竟然是一条真正的龙!

过去的大齐王朝,虽然以五爪金龙为图腾,但龙这种传说中属于仙界的生物,仅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之中,从未有人在大荒世界亲眼见过。

然而今天,却真的有一条龙从天而降!

尽管这条龙飞翔的姿势颇为奇特——它并不像传说中描述的那样,轻盈地盘旋于云雾之间,反而像一颗陨石般从苍穹重重地砸落。

但不管怎样,这确确实实是一条货真价实的龙。

“圣君在世,真龙乃出!”不远处突然有人高声呼喊,“这是天降祥瑞啊!”

在传说中,龙被誉为灵兽之首,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昭示着国泰民安、河清海晏。

唯有在圣明君主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